导读: 深圳可能是国内第一座提及二次房改概念的城市,早在2018年,便提出到2035年筹建100万套以上保障性住房的目标,这一目标达成的时间目前...
不过,在8月底国常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中并未提及“共有产权房”,取而代之的是封闭运营的配售型保障房。
宋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关于配售型保障房的模式,目前正处在政策的模糊点上,但是其中有两点精神被明确:一是通过配售型保障房供应,让中低收入阶层“居者有其屋”;二是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意味着未来将取消一系列针对商品住房的限制性措施。“‘14号文’对于配售型保障房某种意义上‘留白’,地方政府进入一个政策研究的阶段。”
11月28日,深圳规自局宝安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宝安区(机场东地区)法定图则06-11地块规划调整的公示中,出现“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表述。
此后一天,深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龙岗区宝龙街道等8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基坑支护、土石方及桩基础工程(批量招标)》。值得关注的是,原招标项目名称为“深圳市第一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基坑支护、土石方及桩基础工程(批量招标)”。这意味着,深圳第一批配售型保障房至少安排了8个项目。
尽管深圳住房保障体系在今年频频“转轨”,但是其并未偏离深圳2018年“二次房改”的目标。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