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赵辰雷娱乐网>奇闻异事 >   正文

失去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意味着什么 人口负增长时代

导读:然而,如今出现的这个新的事实,即中国人口转变的速度具有不断超出预期的性质,应该帮助我们认识到“未富先老”这个特征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与日俱增的性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常常超出预期。

其实,中国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拥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称号。根据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整理的历史数据,从公元元年至1500年,印度的人口规模都大于中国;直到1600年,中国才取得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虽然此后也有一段时期,两个国家在人口规模上交替领跑,但是至少自1700年起,中国便牢牢地占据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位置。然而,如图1—1所示的1950年以来的人口变化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印度独立以来,两国经历了不尽相同的人口发展,并且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同时,印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着更高的生育水平。

例如,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早在1991年就降到更替水平之下,当年为1.93,而印度的总和生育率直到2020年才降到更替水平之下,这一年为2.05。且不说在两国的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之下后继续下降的相对速度存在怎样的差异,仅从总和生育率首次降到更替水平之下的时间来看,两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之间就有至少30年的时间差。

失去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意味着什么 人口负增长时代

中印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是有目共睹的。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按2015年不变美元计算,2021年印度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1961美元,仅相当于中国1998年的水平。事实上,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之下的时点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有长达29年的时间差,这期间两国的经济发展表现迥然不同。按照可比口径,1991年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1.8倍,2020年升至5.7倍。

与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高速增长时期的经验表明,不管人口格局是怎样的(譬如潜在地有利于或不利于经济增长),无论是收获人口红利还是克服人口阻力,都需要依靠一系列其他条件,包括经济体制的激励水平、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及经济发展的分享水平等。如果不具备这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只能成为一种负担,而不会被转化为加速经济增长的红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