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医学生培养了八年 为何还不会看病? 如今医学毕业生想进入大医院很难 “如今医学毕业生想进入大医院很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去年他所在的神经内科,接到了七八十份简历,但最终只有一个招收名额。李洲所在的医院在当地属于大型
葛均波指出,以美国为例,美国华裔心脏协会的医生,一般有自己的独立诊所,更多进行日常看病,不太涉及科研,也有一些专门做学术科研的医学科学家。哈佛医学院等高校学科带头人,可能两者兼顾。在国内,临床医生做科研,似乎是一种常态,也是国内人才评价和晋升的重要指标,想要改变这点需要从考核机制入手。
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开一个研讨会,由国家教育部、卫健委和知名学者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一起共同参与,一起讨论制定标准化的医学培养流程。因为这涉及到学科教育、医学专业知识的应用,需要各个领域专家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弄清楚弊端在哪,进行改进。
孙永安认为,医学教育体系改革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多部门配合推进。现在比较关键的是,尽快建立有效的临床评估体系,让临床医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临床疾病诊治,培养更多真正能看病的医生。
熊思东分析,要在医学生的结构和质量方面下大功夫,特别是前者。明确未来需要什么岗位的医生,然后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应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医生的需求。此外,应建立全国范围内医生岗位的预警制度,及时了解哪些医生岗位缺人,予以培养,避免时间上太过滞后。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