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 银行急了 到底怎么回事 兔年春节前,“提前还房贷”就引发过一波小高潮。节后,市场上提前还房贷人数更是继续增长。最近两天,相关话题再次登上热搜,可这次出现最多的,却是“专家建议:扎堆提前还房贷并不可取”的词条。这让一些不明就里的网友怒了。
多家基金公司联合发布的《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显示,在2016年至2020年五年期间,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年度均值达到19.57%,而同期基民平均收益率年度均值只有7.96%。也就是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或者少赚钱。
这两天,当遇到客户咨询时,赵柔还是会根据客户实际情况,提供是否提前还房贷的建议,告诉大家其中的利弊点。“如果房贷利率过高,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投资理财的收益跑不赢房贷利率,再加上手上的确有闲钱,越早还越好。”赵柔告诉市界,总体而言,还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
当外界还在热议是否需要提前还贷时,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正在上演。
为了刺激消费和投资,银行开始下调存款利率。在行业人士看来,如此又会促使用户将存款用于还房贷,形成恶性循环。
按照这个态势,提前还房贷的动机以及拥挤度,未来会否愈演愈烈?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市界,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只要房价仍趋稳,且房价涨幅不及居民预期,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直到房价趋稳能够止住,以及房贷利率降到跟理财收益率差不多的水平,甚至更低。”
实际上,2022年,在全国住户存款创新高的大背景下,许多人手里还是有可观的存款。这也成为人们提前还房贷的动机之一。不过,城市之间也有分化。提前还款的风潮,虽已从一二线城市传导至三四线城市,但后者难以复制前者的拥挤度。
郭啸告诉市界,一二线城市的人,往往本着“能贷7成绝不贷5成,以抵御通货膨胀”的心态买房,他们手里还有较多余钱,拥有提前还款的财余,而三四线城市居民则是“首付尽量多付,贷款尽量少贷”,在付完首付后,财余有限。
面对当前的情况,银行还有办法降低提前还房贷率吗?2月1日,《经济日报》发文建议,银行适度降低存量房利率,逐步缩窄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效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
这话或许说到大部分购房者的心坎上去了。
纵观历史,的确有过存量房打折的先例。那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政策,将房贷利率由基准利率的0.85倍,扩大至0.7倍。这是唯一一次实施存量房贷优惠政策的一年。20多年后的今天,历史惊人地相似。
张甜虽然对于提前还房贷的事态度坚决,但此刻的她仍然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眼看着新增房贷利率已经进入3%时代,而她5.88%的存量房贷利率是那么刺眼。
“得等到8月份才能提前还贷,还要多还几个月的利息,太肉疼了!”张甜说,长时间的等待和排队,会引发大家的恐慌情绪。“还是希望银行能尽快解决问题,也愿有政策惠及到存量房贷的人身上。”
下一篇:传统民俗闹元宵 怎么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