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朋友曾毓坤眼里,吴岸一直保持着纯粹、理想的科研状态,不仅如此,“她有很强的社会关切,不是将学术束之高阁,而是会思考知识生产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他记得在出现新冠疫情时,吴岸阅读了很多相关论文,还四处帮感染病人找床位。
四天后的下午,他们在停尸房见到吴岸。
因为案子未破,不能接触遗体,警方只让隔着玻璃看头部。但吴飞一眼就认出女儿,头发、眉毛还是和以前一样,脸上的皮肤红红的。
那天,发生火灾的建筑里还有几名失踪人员没有被找到,吴飞不知道现场何时能清理结束,警方再接手勘察火灾原因。
他忍受不了没日没夜地等待。接下来的几天,夫妻俩回到了悲剧发生的地方。那栋几乎被烧毁的法式建筑一共三层,外圈围上了红色的警戒线,他们不能进去,和几名遇难者的亲人站在街道上,茫然望着远方,不知道该去哪里。
蒙特利尔下着雪,积雪堆在枯树根旁。吴飞无法将眼前这栋残破的建筑和女儿的死联系在一起。
发生火灾的大楼。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供图无果吴飞从警方出示的死亡证明上看到,吴岸是在3月19日被带出房间的,距离火灾发生过去了三天。
根据CTV News报道,警方采用的搜救方式,是用起重机从建筑上方拆除天花板,使用无人机等工具辅助进行人员搜索,这是造成搜救缓慢的主要原因。对此,警方给出的解释是,发生火灾的大楼是一座文物建筑,有一定的建筑保护目的;另外,他们请了专业的力学工程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坍塌的危险。
这座建筑建于1890年,位于德尤维尔广场。据CTV News报道,这里最初是一家面粉公司的办公室,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之间逐渐转变为住宅用途,另有一家建筑公司的办公室留在底层。市政财产记录显示,当地一名律师于2009年买下了这座建筑。
另据《蒙特利尔公报》报道,大楼分为15个公寓,其中多个公寓被挂靠在Airbnb平台上短租,不过,这栋建筑没有火警警报器,也没有短租出租许可证。
去过现场后,吴飞的疑惑越来越多。他看了警方给他的建筑内部结构图纸,想知道更多救援的细节。
吴岸所住楼层结构图。根据提前一周预约好的时间,4月5日下午,吴飞先去了旧港区消防局,有个负责人接待了他。吴飞录下了整个对话过程。在问了几个常规问题后,吴飞问,那天“面朝大街的东北面,304号的火势怎样?”
那个人的回答是:“感觉很大可能烧到了。”但吴飞认为吴岸的房间里没有烧到,根据他在现场看到的,304号面朝大街,窗户从外观看没有被灼烧的痕迹,大火熄灭后,窗户框架是完好的。回答问题的人说,他们以为里面烧着了。
“为什么303号救出来了?”吴飞追问。
对方回答,看到一个人(注:303号房间住户)从窗户跳出来,落到了停在楼下的一辆车顶上。而对于没有呼救声的房间,或者他们没有看到,就没有进去救,也不知道里面有人。
根据CTV News报道,当时有130名消防员参与灭火,并救出9名伤者,这9人都是二楼的居民。吴岸住在三楼。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