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热门剧演员原声率 鞠婧祎、许凯垫底 有声剧让配音市场依旧火热 大量应用演员原声,是否会导致方兴未艾的配音市场转而陷入沉寂?
B.演员“神秘感”减弱,配音容易跳戏
演员张震曾在采访中表示,演员还是要和观众有“距离感”,这样观众在荧幕上看到演员表演时才能信服于角色塑造。但随着综艺、直播、短视频的兴起,演员的“神秘感”正在丧失,不仅在于人设,同样包括声音。
比如,在影院听惯了周冬雨原声台词的观众,打开《千古玦尘》后听到的却是季冠霖的声音,“这不是周冬雨,这明明是白浅和甄嬛!”王一博、赵丽颖主演的《有翡》也曾被吐槽配音出戏,与演员气质不搭。反而当《有翡》的原声台词视频曝光,很多网友都认为原声比配音贴脸。甚至,像常年搭档同一“御用”配音的任嘉伦,突然在《暮白首》中换了另一位配音演员,也引发观众争论。
白杺瓒说,当演员的声音辨识度越来越高,如果观众看剧时发现一个熟悉的演员,声音明显不是熟悉的,自然会很难代入剧情。这也令越来越多片方和演员选择原声配音。
当年电视剧《热血同行》曾采用通配方式,但李建义、王庆祥等大众熟知的老戏骨却用了原声。“李建义老师一开口,你不用看就知道他是谁。如果我们不用他的声音,这不是买椟还珠吗?”
【配音市场并不会消失】
A.演员从不用原声是对工作不负责任
无论基于现实主义创作浪潮、观众观剧审美的提高,还是近年来演员职业被置于放大镜下严苛审视,原声台词的回归,无疑是快速的、凶猛的、不可逆的。
“扛不住原声的演员,未来可能机会相比以前要少很多了。”梁振华坦言,“如果未来我一部戏里大家都用原声,但其中一两位演员用配音,观感上大家就会觉得,是不是你演技不过关?”
一位电视剧导演也表示,一个从来不敢用原声的演员,都不用谈台词是否过关,至少,其本身对表演就没有自信,对工作也不负责任。“演员可以不成熟,可以没那么多技巧,但如果他愿意质朴地、诚恳地用自己的声音来表演,这就是诚意和态度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一些年轻演员或跨界演员虽然演技青涩,但敢于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用专业热忱去表达,他们就比那些一直用配音的专业演员更具有演员素养。
梁振华犹记,《云襄传》推进配音工作时,演员王劲松的家人刚刚过世。但他依然抽时间来青岛完成了全部配音。梁振华建议,“所有年轻演员,把锤炼自己的声音变成必修功课。即便你的声音无法变成老戏骨那样无可挑剔,但相对准确且有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声音,这是可以为表演加分的,也是作为演员的职业责任。”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