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话当外卖小哥的38岁哲学硕士 自称“不是一个好例子” 陈涛:我倒是没有,我觉得是情绪的宣泄。如果仔细看(视频)的话,其实会明白,我是需要有一个情绪的出口。最近是外卖淡季,我跑4、5个小时,跟之前一样的时间,但是单更少了。后来我就不跑了,前几天把车也退了,因为租车需要成本
在2022年创业失败后,临近38岁的他在北京当起了外卖员。在他看来,送外卖比在企业写公关稿要开心,“改稿就意味着否定了,对吧?不然为什么要改稿。但是你送外卖会让你再送第二趟吗?不会,并且别人还要感谢你……(更何况)夜单跑起来很通畅,交通路况都很好,基本上就自己一个人在行驶,即便是望京路上也很少有外卖小哥。在夜晚,车很少、吹着风,跑起来有一种自由和飞翔的感觉。”
视频火了以后,陈涛坦言心里有些慌张,主动给导师打电话,“怕伤害到别人,怕给学校或者老师丢脸。”老师则劝慰了他。陈涛称自己“不是一个好例子”,希望师弟师妹不要学他,希望“大家都比我好,不管是精神状态,还是遇到事情时的心态”。
下面是红星新闻记者和他的对话:
送外卖比写公关稿开心
发视频是情绪崩溃后宣泄
红星新闻:能否介绍一下你的经历,以及为什么选择去送外卖?
上一篇:专家说年轻人找工作不看工资看什么 “喜欢”和“挣钱” 不是割裂的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