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郑州一水库疑发现汉朝古墓 目前文物部门正在发掘中 道李村的村干部向橙柿互动证实:最近确实有汉墓被发现,目前文物部门正在发掘中,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
橙柿互动留意到,这次常庄水库所发现的大量汉砖身上,与河南洛阳烧沟汉墓所出土的陶井模印图案高度相似,类似常青树的图案。
在烧沟61号汉墓中,有两块长条形的空心砖横向连接,构成的画面长达2.06 米,宽0.25 米。上面绘制13 个大小不同的人物像,描绘的是“二桃杀三士”故事。
汉砖上的精美图案:二桃杀三士
有考古学术观点认为:画像石、墓室壁画、空心砖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墓葬艺术。
空心砖是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民间艺术,学术界常见的名称还有画像砖、画像空心砖、空心画像砖等几种不同的称谓。
它与画像石、墓室壁画一起构成了伟大的汉代墓葬艺术。空心砖在建筑师的眼中是建筑材料,在艺术家的眼中是艺术作品。它相比于画像石,图像更加简洁生动,成本却更加低廉。
空心砖是以黏土为原料,内部空心,外部模印图案或者画像,入窑烧制后成型,在中原地区发掘的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比较广泛地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的一种建筑构件。
一方面是墓室的建筑构件,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艺术装饰。
烧沟61号汉墓用了大量空心砖
考古专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代空心砖的纹饰和画像是空心砖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够反映汉代丧葬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对汉砖的原料有详细记载,高度盛赞产于江浙地区的泥料最上乘——
“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产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
有专家认为,我国空心砖的历史,时间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晚期,源远流长,在中国建筑史上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响。
上一篇:高校通报男生夜闯女寝:开除学籍 很多性骚扰事件都是在校园内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