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们同拥有一个家,心相融爱相加…… 伴随着《同爱同在》气势磅礴、昂扬向上的旋律,杭州亚运会的脚步更近了。 文明圣地,薪火相...
这是亚运智能动车组停靠在德清站站台(2023年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迎亚运全面提升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天目山路隧道只是一个缩影。伴随场馆建设和改造一起进行的环境提升、公共服务等城市配套建设,在杭州及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5个协办城市同步加速推进。
以承办亚运会为契机,把筹办和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持续保持城市对外影响的热度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温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杭州和浙江对这场盛会的期待。
这是市民在钱江世纪城体育公园打篮球(2022年9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2020年4月,杭州发布《杭州市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纲要》,提出通过健康城市打造、城市国际化推进、基础设施提升、绿水青山守护、数字治理赋能、产业发展提质、文化名城传播、城市文明共建等八项具体行动,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起参与到这场盛会中,共同见证这座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
从朝阳东升到落日余晖,年逾古稀的杭州老人田晓不断按下快门键,用千余张跨越春夏秋冬的照片,给家门口在建的亚运场馆留下了一份“光影档案”。“场馆方便了周边老百姓,从设计之初就不是单纯为了办比赛,这也是杭州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具体体现。”田晓说。
亚运会变亚运“惠”,这是老百姓的期待。
在杭州市桐庐县横村镇上塘村,曾经闲置的池塘摇身一变成为占地1600平方米的健身公园,全天候免费向群众开放。“这边环境变好了不少,特别是周末,很多年轻人来这里打球、踢球,对老百姓来说是很好的事情。”上塘村村民叶爱君笑着说。
以亚运为契机全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大批运动场地正见缝插针地“嵌入”老百姓生活圈,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正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通过亚运筹办、举办和赛后场馆利用,持续释放‘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办赛辐射效应,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说。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