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一部揭露电信网络诈骗内幕的现实题材电影《孤注一掷》掀起观影热潮,票房不断攀升。该片热映,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电...
3、冒充电商物流类诈骗
冒充电商物流类诈骗受害者通常为网购用户。
犯罪手法:一是诈骗分子打着电商平台或快递公司客服的名号,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出现问题,以退款、理赔等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诈骗。二是声称误将受害人升级为VIP会员、授权为代理、办理商品分期业务等,以不取消业务将产生额外扣费为由,诱导受害人支付手续费。
2022年11月,神农架林区居民尹某遭遇冒充电商物流类诈骗,先后9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共计242万余元。
湖北警方提醒:凡接到自称电商、物流客服电话,一定到官方平台核实相关信息。
4、虚假征信类诈骗
虚假征信类诈骗犯罪手法:诈骗分子冒充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等身份博取信任,用专业术语如“影响个人征信”“注销贷款”“消除贷款记录”等施压,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贷款后转账至自己提供的银行账户。
今年6月23日,荆门市居民袁先生接到自称某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服的来电,称其在浏览网页时不小心申请了平台的网贷项目,不关闭将影响征信。袁先生按照对方指示,先后向指定账户转账3.5万元。
湖北警方提醒:凡是自称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机构客服或内部人员,可以帮助注销网贷记录和不良征信的都是诈骗,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
5、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犯罪手法:诈骗分子通过网页、微信群、QQ群等渠道发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以此为诱饵,通过收取受害人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