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
6月6日,2023年山东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在临沭县举行,工作人员在现场测算减损率。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去年小麦播下去不久就遭遇‘断崖式’降温,不少麦苗受了冻害。”山东桓台县起凤镇起南村党支部书记魏锐祚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购买了叶面肥和营养液喷洒服务,并采取了沼液还田等措施,稳住了每亩1000斤的产量。
今年春季,安徽预判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预计小麦赤霉病自然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95.5%。当地加大资金、药剂、器械等要素保障力度,省、市、县三级财政3月底前筹措资金6.5亿元,及时组织实施统防统治和小农户的代防代治,筑牢了夏粮丰收防线。
临近麦收的降雨天气,让黄淮海麦区打响了一场“夏粮保卫战”。
抢收压力较大的安徽从山东、江苏等地引入机具,“歇人不歇机”24小时抢收;由村干部、老党员组成的应急抢收服务队活跃在麦收一线,机动调配农机保障及时抢收。麦收高峰期,安徽日均投入收割机超过12万台,其中6月3日收获小麦997万亩,创历史新高。
6月2日,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胡集镇张庄村明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抢收小麦(无人机照片)。
机收是粮食“落袋为安”的第一步。小麦主产区近年来持续通过改良更新农机、培养提升机手素质,努力降低机收损失。
6月16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任各庄镇,农民晾晒收获的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以前开老式收割机,经常掉籽掉穗。今年我花15万元购买的新型小麦收割机,功率更大、密封性更好,机收损失率降到了1%以内。”在河北邢台南和区史召乡,农机手张军坡对新农机“少掉籽”很满意。
上一篇:媒体:高考满屏高分是错觉和误导 有人考场得意,就会有人考场失意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