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房子挂了两个星期,零星有几个看房的人,有一次,维护人直接把跟买家的聊天截图转发给了她,那是买家的留言:“房主报价太高,心太高,我们不来看了。”还有一个周末,竟然一个看房的都没有。
对这套房子,李溪原本很有感情,也很有信心。在阳光格外珍贵的北京,它有很好的采光,从早到晚,每个时段都有太阳照进来。傍晚坐在房间里,可以看到夕阳一点点斜下去。但在那一刻,她感觉真切的焦虑一阵阵袭来,房子真的卖不出去了吗?
李溪的焦虑不只来自经纪人,还有新闻里的数据。5月,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超过了12万,逼近15万,每天都在创下历史新高,但成交量却没有同步增长。根据北京住建委的统计,整个5月份,北京二手房网签12982套,环比下滑6.8%。
再加上5月初,因为住建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意见中提到,鼓励按照成交价格越高、服务费率越低原则分档定价,“链家调整中介费”的消息,被许多房产KOL转发——传闻中,北京的链家要把原本买家承担的2.7%中介费,改为买家出1.7%、卖家出1%。尽管这个消息目前已被链家回应为不实,但买家们大多决定继续观望,卖家则成了案板上的鱼肉,只等着刀落下。
为了卖房,有些其他城市的业主率先卷了起来。有房主开了社交账号,每天在网络上吆喝着卖房子,一天加十几个中介的微信。一位业主把他认识的所有中介拉了个群,鼓励中介们竞争带看,还给现金奖励。还有珠宝设计师宣称,如果能卖掉房子,就送一套自己最新设计的珠宝。
在李溪这一代人的人生中,如此巨大的变化,前所未有。她是80后,千禧年来北京工作,2005年买下了房子。那是“闭眼买房”的时代,也是普通人努力工作,可以用买房实现资产增值、跃升为中产的时代。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所有人都坚信,房子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尤其是在北上广。但坚实的信念,就在她卖房的那40分钟里,崩塌了。
李溪像失去了判断力和选择权,按照经纪人写好的剧本,一路降了14万。卖房前,经纪人说:“今天咱们双向奔赴,争取把他拿下。”但实际的情况是,李溪自始至终没有见过卖房人,只在中介的施压下单方面降价。签好合同,李溪很恍惚:“为什么卖了房子,一点也不开心呢?”
上一篇:汕头一餐饮店突发燃气爆炸致1死6伤 房屋结构严重受损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