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赵辰雷娱乐网>奇闻异事 >   正文

奔跑在奋发有为的赛道上 一批敢闯会创的年轻力量

导读:4月的山城重庆,迎来了一批敢闯会创的年轻力量,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4月9日在重庆大学举行。本届大赛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111个国家和地区、4554所院校的340万个项目、1450万名学生报名参赛,参赛人数首次突破千万。

据介绍,截至去年8月,累计有9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精准对接农户255万余户、企业6.1万余家,签订合作协议7万余项。“红旅”已成为一堂融合了党史教育、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的“思政金课”,助力更多青年学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紧跟时代需求

贡献青春力量

涌现诸多紧跟前沿科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项目

“我们团队研发的头盔运用了点阵结构缓冲层,较中国队上一代雪车头盔减重了500—700克,安全性能提升25.1%。”东莞理工学院研究的拓扑优化智能运动头盔已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被中国雪车队使用。这支由多个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新工科复合型学科交叉团队,用4年时间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国产化转型。

“让我国运动员在参加自己国家举办的冬奥会时能戴上国产头盔,这不仅仅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自信的体现。”项目成员钟宇航道出了众多创新创业学子的心声。

奔跑在奋发有为的赛道上 一批敢闯会创的年轻力量

南昌大学中科光芯——硅基无荧光粉发光芯片、天津大学心脉联衢——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我国首套卫星通信阵列参数矩阵并行测量仪……这些成果,都来自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8年来,大赛涌现出许多紧跟前沿科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项目。纵观其中,不少涵盖学科交叉和跨行业创新,体现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工业革命重点领域的前沿趋势和最新成果。

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再到服务国家经济发展,8年来,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重任在肩。有高校负责人介绍:“学校通过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努力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和团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大赛带动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变革。据介绍,本届大赛进一步突出育人功能,强化“四新”引领,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式设置产业赛道,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