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看!制造大国又有新“绝活儿” 16年来获奖企业数量翻了近10倍
补链强链,不少细分领域的冠军企业出现在此次获奖名单上。在特殊钢领域,兴澄特钢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72项,围绕重大装备、轨道桥梁交通等需求,开发多个实现重点工程与关键核心基础件国产化应用的特钢新材料。在电池和储能领域,宁德时代建成锂电行业2座灯塔工厂,动力电池装车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获奖企业和项目的成绩及经验,起到了榜样带动作用。”李毅中说,工业大奖将更加关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的贡献,协助各方各地培育和发现更多的标杆典范。
绿色智能制造扎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低碳”“节能”……此次中国工业大奖榜单里的这些高频词汇,不仅彰显企业在推进绿色制造更加节能环保方面作出的坚实努力,更是中国工业扎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写照。
一块原本绝缘的普通玻璃,在转变成既能导电又能发电的半导体材料的同时,还拥有着比普通玻璃更高的强度——由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关键技术获得本届大奖表彰奖,让“有光就有电”变成现实。
“传统的光伏技术像个‘肉夹馍’,把电池片‘夹’在了玻璃里面。而我们自主创新的全套技术是让碲化镉‘长’在玻璃上,让它变成‘葱油饼’。”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锦功告诉记者,这项研发成果共获得34项专利,其中19项发明专利完全是中国自主核心技术专利,实现了碲化镉发电玻璃的“中国智造”。该项目单条产线每年可带动产值超10亿元,节约2.9万吨标准煤,减少约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