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男主播穿女性蕾丝内衣直播 亟待压实平台责任 还有评论直言:擦边男的泛滥,可能会导致受众产生性怀疑和自我认知差异,使其精神和世界观发生变形,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对于未成年群体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这种行为的毒害。
亟待压实平台责任
有效治理擦边行为
近年来,相关部门频频出手整治各种网络平台上的软色情信息。2021年2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全面清理低俗庸俗、封建迷信、打“擦边球”等违法和不良信息。
“目前,虽然法律上对于擦边行为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很多相关规定已经对擦边行为作出了限制。”朱巍说,例如《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含有下列内容的违法信息,其中就包括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含有下列内容的不良信息:包括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的。
2022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规定,网络主播在提供网络表演及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不得出现下列行为:包括服饰妆容、语言行为、直播间布景等展现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的内容;法律法规禁止的以及其他对网络表演、网络视听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马丽红认为,因为文字的高度概括性以及立法的滞后性,不可能把所有现象通过立法方式囊括进来,但可以结合有关的立法原则来衡量此类行为,比如民法典所确立的“公序良俗”原则。广告法也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管理规范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发布有违公序良俗广告的,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并对其进行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个案的处理起到宣示作用,如对某类触犯了法律的擦边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或者司法审判,通过判例将法律原则具象化,使得社会大众通过案例的形式对擦边行为有更加直观的认识。”马丽红说。
记者注意到,一些直播平台对于擦边行为也作出了明令禁止和警告说明,但因各平台存在不同的判断方式和审核模式,对擦边主播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导致擦边行为未得到合力整治。
“一般而言,网络信息传播要经过发布者自审、所发布的网络平台审查等多道关卡。然而,这种擦边行为却仍然大行其道,表明这些关卡存在漏洞。不描述性行为就不算淫秽,这类色情信息都是擦着这条边在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专家认为,色情“擦边球”危害性不亚于被认定的淫秽内容。
马丽红认为,目前短视频平台上一些擦边行为,不仅违背公序良俗,还涉嫌低俗软色情营销。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网络用户在社交平台上活动,既应遵循社交平台的自治规则,更应当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